
10月31日至11月2日,2025世界物聯網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物博會”)在江蘇省無錫市隆重舉辦。本屆物博會以“萬物智聯 無盡前沿”為主題,緊扣“人工智能與物聯網雙向賦能”這一行業主線,全面展現了物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。
聚焦核心能力,引領技術趨勢
本屆物博會重點突出了物聯網的“全面感知”與“泛在連接”兩大核心能力。展館內,從微觀的智能傳感器到宏觀的智慧城市系統,產業鏈各環節的最新成果集中亮相。特別是在傳感器領域,其向智能化、微型化、高端化演進的趨勢尤為明顯。 展出的新品包括可用于環境監測的微米級氣體傳感器、植入式醫療設備的生物傳感器,以及集成了AI算力的邊緣計算視覺傳感器,它們正成為實現“萬物智聯”的神經末梢。
產業規模壯大,發展根基穩固
博覽會期間發布的一系列數據,彰顯了中國物聯網產業的雄厚實力。據介紹,我國目前擁有物聯網相關企業近2006萬家,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達到28.8億戶,首次超過了移動電話用戶數,標志著“物超人”時代進入穩定發展階段。此外,產業標準化體系持續完善,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計419項,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。在此基礎上,我國物聯網核心產業規模已突破2.4萬億元,成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。
應用場景爆發,賦能千行百業
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在大會主峰會上表示,我國在公共服務、智慧零售、智慧家居、智慧工業等領域打造了一批億級連接場景和應用業態,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。



